“印度人口14日成全球第一”或不准确 每日资讯
一份联合国报告曾预测印度将在4月14日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不过,联合国人口事务专员表示,这个日期可能也并不准确,目前联合国内部只能依据粗略数据估算印度人口。
本月下旬联合国将做准确说明
新京报援引美联社4月10日消息,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可能在4月14日达到1,425,775,850人,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资料图片)
联合国人口事务专员莎拉·赫托格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印度可能至少要等到2024年才能重启人口普查工作,目前联合国内部只能依据粗略数据估算印度人口。
至于印度人口数量是否4月14日成为“全球第一”,赫托格表示,这个日期可能也并不准确,本月下旬联合国人口司将向媒体作出进一步准确的说明。
印度人口普查因疫情和技术原因推迟
印度上一次人口普查还是在2011年,当时结果显示印度的人口为12.1亿。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这10多年里,又增加了多少人口。
印度原定为每十年举行一次人口普查,2021年因新冠疫情而推迟。不过,现在疫情虽然缓解了,印度的人口普查却因为技术和后勤保障的困难而陷入停滞。没有迹象表明印度政府将在短期内重启这项工作。
两名分别来自印度内政部和注册总署的官员表示,延迟人口普查主要是由于政府决定在科技的帮助下简化此前较为繁琐的普查流程,而电子化系统的建立和数据录入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
内政部官员透露,印度政府计划采用名为Aadhaar的国民身份证系统,并让政府可以通过一款手机App来追踪人口数据。根据印度统一身份证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13亿人加入Aadhaar系统,而当时的预计人口为13.7亿。一位高级官员称,统计与现实的缺口主要是由未入学的幼童和未更新的死亡人数造成的。
该官员称,等到Aadhaar系统打造完毕时,印度政府就能拥有一个“事实上的人口实时数据系统”。
联合国的数据也只是粗略估计
据公开消息,联合国数据库中用于计算印度人口数的基础数据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22年7月。
赫托格表示,由于印度缺乏完整准确的人口数据,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会通过各种指标观察印度生育率、死亡率和跨境移民数量的变化趋势。这些观察指标主要来自印度行政工商部门的登记系统。通过这些中间变量,联合国工作人员才能对印度人口数量有一个大致的估计。
由于这种估计的不准确性,联合国原来预测的4月14日印度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也并非精准测算。赫托格表示,预计将在4月下旬对“这一天”的准确节点进行技术修正。
非政府组织印度人口基金会的瓦杰佩耶说,由于十多年来没有挨家挨户上门统计的实际数据,他们只能用抽样调查填补空白,以帮助人口统计学家了解印度的人口变化。印度前首席统计师普罗纳布森则表示,面对印度国内纷繁复杂的人口地理格局,抽样调查不可能给出十分精确的预测。
不更新人口数据影响印度
目前人口普查在印度陷入停滞。印度专家担忧,迟迟不更新这些数据会严重影响印度的经济规划以及公共政策制定。
在印度,不管是人口普查还是选举计票,这类繁琐工作一般由全国33万名公立学校教师来承担。而且,据2019年推演的数据,整个人口普查过程或将耗资87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73.5亿元)。
2021年新冠疫情在印度肆意蔓延,使得普查工作未能如期开展。当疫情缓解后教师重返学校时,发现肩上的担子更沉重了。除了不知何时重启的人口普查外,老师们还必须在2023年九次州选举和2024年全国大选中出力。除了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外,老师们还抱怨收到的酬劳太少了。
人口普查中的就业、住房、识字率、移民模式和婴儿死亡率等数据至关重要,印度专家担忧,迟迟不更新这些数据会严重影响印度的经济规划以及公共政策制定。印度统计和规划部的一位高级官员承认,政府还在使用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来预测公共预算开支。
印度国家公共财政和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拉什纳·莎尔玛表示,由于消费支出调查和长期劳动力调查等研究都是基于人口普查信息做出预测,在没有最新人口普查数据的情况下,基于十几年前的数据可能使得出的结论与现实相去甚远。
外媒解读
印度将成第一人口大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22年12月23日刊发一篇文章,题为《印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意味着什么》,作者是苏蒂克·比斯瓦斯。文章指出,2023年4月中旬,印度预计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文章认为,好消息是,世界上25岁以下的人口中有五分之一来自印度,47%的印度人年龄在25岁以下。经济学家什鲁蒂·拉贾戈帕兰在一篇新论文中指出:“这一代印度年轻人将成为知识和网络商品经济中最大的消费者和劳动力来源。印度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才库。”
文章也指出挑战。印度需要为年轻的劳动年龄人口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来获得人口红利。但根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的数据,印度只有40%的劳动年龄人口工作或想工作。
更多的女性需要工作。这部分情况更惨淡。根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的数据,10月份只有10%的劳动年龄妇女参加了工作。
然后是移民问题。大约有2亿印度人在国内各地迁移,他们的人数肯定还会增长。大多数是离开农村到城市找工作的工人。“城市能为移民提供公道的生活水平吗?如果不能,我们最终会有更多的贫民窟和疾病。”印度喀拉拉邦移民与发展国际研究所的移民专家伊鲁达亚·拉詹说。
人口学家说,印度还需要制止童婚,防止早婚,正确登记出生和死亡。出生性别比失衡意味着出生的男孩比女孩多,这仍然令人担忧。
人口学家还表示,印度的老龄化问题很少受到关注。如今,印度年龄中位数超过28岁,超过10%的印度人超过60岁。学者认为,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赡养老年人将成为印度政府资源越来越大的负担。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红星新闻、参考消息网、新京报
责编 | 冷爽
编辑:冷爽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关键词:
上一篇:能看病还有24小时“浴霸”,流浪乌龟蜥蜴临时“招待所”落户陆家嘴
下一篇:最后一页
精心推荐
- 去年京津冀工信部门推进签约570多项高端高新项目
-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增长迅速
- 1至2月河北省工业生产平稳开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 浙江绍兴15日0-21时新增41例确诊病例
- 沈阳大气优良天数达近5年来最好水平
- 辽宁实行市级政府集中监管 首站定点冷库加强疫情防控
- 辽宁省25个博士后团队冲刺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大营新村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人员因公殉职原因查明
- 全国首部涉及“非现场执法”的法规施行 浦东新区打造引领区数字化城市治理样板
- 杭州一封控小区完成第三轮核酸检测 前两轮检测均为阴性
- 集采未中选药品现在怎么样了?这组数据告诉你
- “海归”博士后王暾:专注灾害预警科技创新 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
- 福建宣判一起涉恶案件 10人犯罪团伙强迫交易、非法采矿获刑
-
中新网郑州12月15日电 (记者 韩章云)针对近日网友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康县支行员工夏某华吃空饷一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
-
中新网宿迁12月15日电 (记者 刘林)“房子干净又敞亮,社区漂亮又整洁。”15日,家住江苏宿迁牛角淹社区的袁有亮谈起新家,兴奋的心情
-
中新网通辽12月15日电 (记者 张林虎)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公安局获悉,该局打掉一个帮助网络犯罪转账的“跑分团队
-
中新网安徽阜阳12月15日电 ( 成展鹏)12月15日,规划占地面积2500亩、投资总额75亿元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内一片繁
-
中新网杭州12月15日电 (郭其钰 张益聪)从焦虑不安到互帮互助,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新城市广场B座里的257人经历了难忘的72小时
X 关闭
X 关闭
产业
-
不用跑北京 在家门口也能挂上顶...
日前,我省首个神经疾病会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
-
“十四五”期间 河北省将优化快...
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优化快递空间布局,着力构...
-
张家口市宣化区:光伏发电站赋能...
3月19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曹庄子村光伏发电站。张家口市宣...
-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 涉及...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官方曾点名批评恶意抢注“丁真” ...
-
山东济南“防诈奶奶团”花式反诈...
中新网济南12月15日电 (李明芮)“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志愿服...
-
广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
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2021年12月15日,在对入境转运专班工作人...
-
西安报告初筛阳性病例转为确诊病例
12月15日10:20,经陕西西安市级专家组会诊,西安市报告新冠病毒...
-
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
(抗击新冠肺炎)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
中缅边境临沧:民警深夜出击捣毁...
中新网临沧12月15日电 (胡波 邱珺珲)记者15日从云南临沧边境...
-
“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
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家...